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小冰期以来东亚季风区极端气候变化及机制研究”
年度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年6月2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全球变化及应对”项目“小冰期以来东亚季风区极端气候变化及机制研究”年度会议在北京召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姜大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王苏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方修琦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倪允琪研究员和翟盘茂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巢清尘研究员,以及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国家气候中心有关领导莅临年会指导。来自国家气候中心、香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各课题负责人和骨干人员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任国玉研究员和各个课题组长分别介绍了项目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和近一年内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与会项目咨询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和各课题研究进展汇报,并就项目亮点成果凝练、课题间衔接与合作、当前课题间工作的不平衡性、今后研究重点以及中期评估注意事项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们建议,项目要进一步提高国际视野站位,围绕项目科学目标,立足解决我国现实需求,突破传统思维,凝聚亮点性研究,力争在中期评估前取得突出成果。
本届年会表明,“小冰期以来东亚季风区极端气候变化及机制研究”在项目全体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下,启动一年来获得了若干重要进展,这些包括:完成了海南岛东部涌升流区域湖光岩沉积物年代学测试和TOC、磁化率、XRF测试,利用长链烯酮不饱和度(UK37’)重建了南海北部海温,初步发现琼东涌升流区近百年海表温度下降约1.0℃,可能与南海夏季风加强引起涌升流增强有关;重建了公元1766-2000年间黄河上中游汛期降水和径流量波动特征,发现其波动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存在阶段性的反位相关系,指示PDO可能对黄河上中游产流区的夏季降雨量和极端降水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分析了1901-2014年全球陆地和东亚地区气温日较差长期变化特征,发现日较差在近一个多世纪存在显著下降趋势,但下降主要发生在1950年代以后;项目支持下的ACRE CHINA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厦门和北京等地发现或确认了中国和东亚地区近现代仪器观测的最早记录,对于后续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对亚洲和中国区域极端温度固定阈值指数的检测和归因研究取得进展,发现大尺度极端温度固定阈值指数能够稳健地检测到人为信号,而自然强迫信号很少能被检测到,但在北美和南美地区,气候模式不能模拟再现与逐日最高温度有关的极端温度固定阈值指数的变化,表明夏季日数(SU)指数的变化与外部强迫响应关系不明显。
项目和课题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任务,发表论文43篇,其中SCI论文25篇,编辑了《过去2000年中国台风史料汇编》。项目成果部分被IPCC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引用;结合项目研究,培养了一批人才,项目骨干成员在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The Hindu Kush Himalaya Assessment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编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6名,访问学者3名,留学生2名。项目研究和国家气候中心业务、服务紧密结合,其中“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风险加剧,近期北半球及我国多地遭遇高温煎熬”(2018年)决策服务材料获得国务院副总理批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
王会军院士听取报告并发言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通讯员:杨国威